k8凯发(中国)

《关于有助于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开展有关事项的通知》解读

2024年8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中央网信办、教育部、财政部、自然资源部、住房城乡建设部、农业农村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、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务院国资委、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有助于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开展有关事项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。

《关于有助于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开展有关事项的通知》解读

新型基础化设施概念

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是以信息网络为基础,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为驱动,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给予感知、传输、存储、计算等基础性数字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。

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是一系列互联互通、分工协作设施的集合体,主要包括5G网络、光纤宽带网络、移动物联网络、骨干网络、国际通信网络、卫星互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,数据中心、通用算力中心、智能计算中心、超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,人工智能基础设施、区块链基础设施、量子信息基础设施等新技术设施。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演进开展和应用普及,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形态会更加丰富多样。

背景

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开展的信息“大动脉”,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开展新型信息基础设施,对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、培育开展新质生产力,助力制造强国、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,具有重要支撑作用。

当前,我国已形成网络、算力和新技术基础设施全面开展的格局。建成全球规模最大、技术领先的5G网络、光纤宽带网络和移动物联网络,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位列全球前列,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量子信息等新技术设施蓬勃兴起,融合应用加速向行业渗透,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不断涌现,对经济社会的引领支撑作用不断凸显。

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演进开展,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功能和类型更加多样,体系结构更加复杂,与传统基础设施的融合趋势更加凸显,但难统筹、难融合、不协同、不平衡等开展问题日益突出,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之间跨区域、跨网络、跨行业层面开展不协调的问题和区域分化现象逐渐显现,不同设施开展协同不足,跨行业协调机制还不完善,设施的安全和绿色水平仍待进一步提高。
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顺利获得的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提出,“构建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,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,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,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,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”。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,研究发布《通知》,加强指导,凝聚合力,共同有助于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优化整体布局、完善系统功能、改进开展模式,提升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系统整体开展水平和服务能力,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开展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。

主要内容

《通知》结合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技术开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开展需求,以促进协调开展为目标,以有助于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跨区域、跨网络、跨行业协同建设为重点方向,提出了“1统筹6协调”等7方面主要工作:

《关于有助于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开展有关事项的通知》解读

“1统筹”强调从全局视角优化为全国给予服务的重大关键基础设施的布局。对于全国骨干网络设施、国际通信设施、面向全国或区域服务的算力设施、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设施,加强全国顶层统筹规划,从整体效率效益、安全、需求、均衡开展等角度,进行战略性布局、整体性建设。“6协调”强调加强区域均衡普惠开展、跨网络协调联动开展、跨行业融合共享开展、跨部门政策协调,并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开展方式、增强全方位安全保障能力。

全篇共计8个章节21项任务,具体框架目录如下:

《关于有助于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开展有关事项的通知》解读

清研观点

《通知》为下一步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开展指明了方向,应从两个方面着眼,一是以人为本,数据驱动,坚持同一规范、同一标准、融合复用兼容等基本原则;二是遵循“政府引导、市场主导、社会参与”的原则,聚合政府、企业、个人的力量,服务于城市治理、产业开展和城市生活,实现共建共治共享。

跨区域、跨网络、跨行业协同建设:《通知》强调从全局视角,优化面向全国给予服务的重大关键基础设施的布局。在加强跨区域均衡普惠开展方面,《通知》明确,促进区域间均衡协调开展,解决城乡间、区域间开展不平衡的问题,同时打破区域壁垒,实现区域间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,基础电信企业网络组织可合理突破行政区划限制,有助于区域内骨干节点向全互联组网开展。

有助于共建共享平台建设:《通知》提出要加强行业协调机制和共建共享,促进信息基础设施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开展。为了促进信息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,各级政府和行业组织将持续有助于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,这些平台将为给予展示技术成果、研讨合作经验、共享市场信息的渠道。企业可以顺利获得参与共建共享平台,加强与政府、行业协会、高校及科研组织的联系,共同有助于产业开展。同时,平台上的资源共享也将有助于降低企业研发成本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,促进产业协同开展。

资料整理 | k8凯发(中国)城乡规划研究部

图片来源 |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

相关文章